最後一個知識人

少於 1 分鐘閱讀

前言

『除非相反例子擺在我們面前,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的真正處境,除非失去了,否則我們也永遠不會懂得珍惜我們所擁有的』 —Daniel Defoe,『魯賓遜漂流記』。

這本書之前就一直很想讀,自從自新竹圖書館預約過後,排了好些時日才到手。然而相較於之前『長路』以小說形式,描述一個逐漸凋零崩壞的末世煉獄,主旨在於描述更深層人性與善惡的界定;這一本書倒像一個假想實驗,假想重大災變過後僅存的人類,如何快速的重拾數千年來累積的人類文明。稍微跟我所預期的情境有一些落差,書中開始就闡明實驗假設約莫有一萬名倖存者,而且是以通力合作的社區為背景,因為作者相信,相較於四處劫掠道德淪喪的團匪,正直與善良最終會帶來穩定的社會力量。即便如此,以作者的國家英國而言,統計下來這個災變的倖存率也不過0.016%。然而重拾文明很大的關鍵,是『蛙跳式』的文明演進,作者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。現在的非洲大陸由於缺乏基礎建設,導致有線電信的普及率很低,但是人手一支手機、3G、4G無線電信蓬勃發展,這就是直接〝蛙跳〞過有線電信技術發展的例子。在災變後,若能掌握某些文明發展的關鍵技術,便有機會更快的〝蛙跳〞回接近當代文明生活的水準。

最後一個知識人-封面

短期維生

『要塞城破,巨人的功業傾圮。毀壞的屋頂,崩塌的高塔,破損的柵門。灰泥結了霜,天棚裂了縫隙,撕了開去,墜地,被歲月吞噬…』— 『The Ruin』

書中僅僅花了一個章節來探討災變初期要準備的東西,先後順序為避難的處所、水、食物、燃料及醫藥用品,以概略性的敘述每個項目的準備要領。而末日著裝法則講求務實:輕柔時尚的服飾遠不如耐磨保暖的戶外服飾,寬鬆耐磨的工作褲、多層次的保暖上衣、防水夾克、健行靴,都是首要尋覓的衣物。生火取暖的地點要妥善整備、生還者每日需求3公升的飲用水,食物方面作者據英國於2010年的估算,全英國有11.8天的不易腐壞食物的庫存,這樣對於實驗的一萬人可以提供好一段時間的存糧,以開啟文明重要的第一步,農業。燃料的部分,以目前存留的油品,只要保存得當,10年後仍可使用。而藥物的使用期限遠遠比你想像的要長許多,甚至有些藥品過期三十年仍然有藥效!不過這個章節最令我訝異的是,『三秒膠』竟然一開始是用在越戰美軍快速黏合傷口用的,也太神了。在短時間內應盡速離開城市,除了一個例外,就是住在都會公園附近,有足夠的可耕地。不然都市很快就會堆積滿罹難者的屍體、疾病與死亡,直到最後拾荒者慢慢蠶食掉城市,而大自然慢慢奪回原有的領土。

文明之母,農業

『如今我們所種的每種作物,從膨脹的荒謬的番茄,到發育不良、頭重腳輕的水稻,全都來自基因改造,是古老遺傳工程學的育種成果。』

依循歷史的軌跡來看,農耕為人類文明初期的指標是有其原因的。藉由農耕少數的人餵飽了更多的非農人口,他們從事文藝、工藝、技術與科學的發展,間接推動了文明轉動的巨輪。而最一開始則是要判斷土壤的優劣,書中建議一個有趣的方法:將一把土放置到裝水的寶特瓶中,搖晃後觀察其沉澱比例,對底層是粗砂、接著是粉沙、最上層則是黏土,三層的最佳比例為40%粗砂、40%粉沙、20%黏土。而黏土質過多土壤,可以種植小麥豆類或馬鈴薯。土地的肥力有限,要保持地力的方法首先要先了解Norfolk四耕輪作法,分塊園圃分別種植:豆科(三葉草、苜蓿、大豆、花生)、小麥、根菜(蕪菁、蕪菁甘藍、甜菜、芥藍)、大麥,其中小麥大麥分別可為主食或釀酒、豆科植物可視為現成的氮肥埋回土壤、而根菜可最為牲畜的糧食。這個方法不僅可以避免植物病蟲害、還可維持住土壤的肥度。另一個保持地力的方法就是堆肥,將糞便堆置於通風處自然腐敗、加熱達到殺菌的目的,最後加上骨粉或木灰藍增加植物所需的磷跟鉀。若一切處理得當,200公畝的土地可養活約十個人的小團體。

接著書本中提到了許多簡易的食物保存方式,不外乎是脫水、風乾、糖漬、鹽漬、煙燻、酸化,穀物的保存及食用方面,烹飪成麵包是一個最普遍的方法,但是使麵包膨發的酵母菌要如何準備呢?其實可以自行培育麵包酵母,取一杯麵粉調和1/2~2/3杯的溫水,覆蓋並擺設於溫暖的地方,之後每隔十二小時檢查是否有發泡的發酵跡象,沒有跡象則攪拌麵糰,若有發酵反應則棄置一半的發酵麵糰,補充另一半新的麵團和水,反覆進行一週就能培育出生氣蓬勃的酵母菌團。而釀酒酵母也是災變發生後需要快速收集的東西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搜刮超商啤酒瓶底沉澱的酵母菌,或使利用類似培養麵包酵母的方法培養啤酒酵母,只不過培育的材料由麵團換成了麥芽汁。如何冷藏食物及編織衣物都有稍微提及,但是最令我意外的是吸收式冷凍機(absorption refrigerator)愛因斯坦還協助開發過,無聲、低故障、加熱裝置不一定要由電力提供,竟然在商業市場上敵不過壓縮式冰箱,但吸收式冷凍機仍可在野外露營車中見到蹤跡。

科學之母,化學

『科幻作家以撒‧艾西莫夫(Isaac Asimov)說過,科學界最令人振奮的詞句,宣布新發現的那句話,其實並不是「我發現了!」(Eureka!),而是「唔…那真有趣…」。』

從一開始民生必需的化學物質開始著手,火、石灰、肥皂(油與鹼皂化而成),化學物品中的〝鹼〞是最容易取得的,只需將木材燃燒的灰燼溶於水中,過濾並取其結晶物就能得到鉀鹼,約每一公克的木灰能夠結晶出一刻的鹼。若是海藻灰燼的話,則可產生蘇打灰、鹼灰。氨也是一個容易得到的鹼性物質,最低成本的做法是利用發酵尿液來取得。木材熱裂解也能析出很多不同有用的化學物質,水煤氣、木醋酸、原焦油、木炭,其中的木醋酸又包含了甲醇、丙酮、乙酸,原焦油又包含了松節油、木餾油、瀝青。掌握住化合物分餾的方法,就能夠輕易地從木材中擷取許多有用的物質,化學發展就能順利的進行蛙跳。酸性物質倒是滿不容易取得,其中最重要的酸〝硫酸〞能合成其他種類繁多的酸,製造的方法卻十分的繁複,最簡單的方法僅能從礦物中萃取、濃縮。

接著書本朝向一個Minecraft收集資源PLAY的方式,一一的說明各種基礎原物料,黏土、石灰泥漿、金屬、玻璃。黏土最容易取得的原物料,加熱至三百到八百度就會成為陶瓷,黏土還是很好的隔熱材料,是建造陶窯、冶煉爐的絕佳材料。古羅馬人製作水泥,是將熟石灰加入火山灰跟碎磚頭、陶瓷粉末,而現代水泥則是將石灰岩和黏土混合物加熱至一千四百度高溫,並加入石膏粉末調和而成。而使用時都是以1:2,一份水你配上兩桶砂石和水混合而成。雖然水泥對抗壓力極強,但是對於張力非常脆弱,這要一直等到鋼筋混凝土於1853年被發明後才得以改善。在金屬方面,書中提到一個超猛的例子(文獻:自己打造金工作業坊 Foundrywork for the Amateur, Model and Allied Publicatioms):1980年代一位機械師,以黏土、沙、木炭和幾塊廢金屬,自己大造出具備齊全的五金工作坊,包括車床、金屬成型機、直立鑽床等一應具全。而玻璃的製作過程,遠比想像中的複雜,熔點竟然高達一千六百多度,需要先前提到的蘇打灰來做為助熔劑。除此之外,要製造玻璃還要夠會〝吹〞,將玻璃吹成各種形狀的容器、透鏡、各式量測儀器,以探索更深入的醫學相關的研究。

在醫學方面,我們當然不能期望在大災變後,能夠馬上填補外科手術的人才,而且外科手術需要的鐵三角:解剖學、無菌法、麻醉學缺一不可。所以書中提到一些民生可能會遭遇到的醫學問題說明,第一就是傳染病,對抗傳染病的最佳方法就是常用肥皂洗手,而先前提到的肥皂製作方法就顯得特別重要。而腸胃傳染病的話,並不會直接奪人性命,嚴重的患者也是因為逝去的水分過多脫水而死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補充電解質,這個簡單的方法竟然要到1970年代才被廣泛採用,就是一公升清水調和一匙鹽三匙糖飲用。接著是新生兒的分娩方面,由於剖腹生產外科手術的難度較高,產鉗成了重要的救命關鍵,17世紀時發明產鉗的婦產科醫師竟然為了利益,將產鉗的秘密保守了將近一世紀。書中還花了不少篇幅敘述怎麼培育青黴菌,收集青黴汁並將其精煉出青黴素,確切的製作方式應該還是要閱讀更深入相關的文件,並不是末日拾荒者拿著鍋碗瓢盆就能製造出來的。

講到動力的章節,水車及風車是一個很好而穩定的能量來源,而且需要的科技成本較低。風力的方面,相較於古代的風車,現代的風車雖然風帆較窄,但是不會受到擾流的影響,所以反而能達到更高的轉速。水車的話,傳統的上射式水車,當水車輪的尺寸大於20公尺後,轉動的效率就會降低,解決水力轉換不足的方案就是佩爾頓式水輪機(Pelton turbine),但是需要基礎的金屬加工技術才能達成。當我們能擷取這些自然的動力後,再加上一些電磁學的基本知識,就能一步步的恢復日常供電、配電、儲存電力。接著書本又談到運輸車輛、燃料、橡膠、內燃機,我就覺得有點扯得太遠了,如果你這些都可以從無到有產生出來,我看人類文明應該都已經可以進步到一定水準了,這些都是要不同領域的專家通力合作完成的。介紹一下原裡還是可以的,但是要憑空生出一台引擎,我看你還是別唬我了吧。

知識傳承

『我看見了一位古國歸來的旅人,那人說:兩條失去了軀幹的巨大石腿聳立在沙漠中。腿邊,沙地上頭,半埋著一張破碎的臉孔,從那蹙起的眉頭,緊抿的嘴唇,還有那冷酷下令的輕蔑,看得出那雕塑家深諳箇中情感,神態留存迄今,刻畫在那無生命的事物上頭,塑像的手藝和像中人的內心。基座上刻了字:「我是萬王之王,奧西曼迭斯。仰望我的功業,強者啊,折服吧!」而今環顧蕩然,只見破敗廢墟。巨像殘軀,莽莽蒼涼孤寂平沙,伸向遠方』—Percy Bysshe Shelley,『Ozymandias』

累積知識是推進人類進步的最佳方法,人們從遠古時代,一代一代的將知事的精華累積下來,以成就現今繁複的各類科學、文學、藝術成果。從最簡單的書寫(墨水與紙張的製造)、印刷術(活字版印刷的原理及膠狀印墨的發展)、一直到無線電通信(從天線、摩斯電碼、一直到刮鬍刀收音機),雖然文章並沒有花非常大的篇幅在說明知識傳承的方法,但我認為他的重要性不亞於前面提了一大堆原物料、簡易物質的製程方法,因為知識的傳承,才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引擎,不然只會像高傲的Ozymandias一般,只剩下巨像傾頹於滾滾黃沙旁,對著天邊的新月述說自己過往的輝煌。

科學方法

『廢墟激發我宏偉的念頭。一切都歸空無,一切都趨滅亡,一切都會過去,唯有世界存留,只有時間長存。』—Denis Diderot,『Salon of 1767』

『我們不應停止探索,而我們一切探索的終點,總歸要回到我們原來的起點,這時才會第一次真正認識那處地方。』—T.S. Eliot,『四首四重奏』

中間我跳過了一些甚麼進階化學報告(電解、炸藥、顯影、工業化學)、量測時間空間(重建曆法、地圖等方法),第一個原因,是因為我看得有點跳脫末日的情境了,感覺書本開始講到許多不是低科技成本就能達成的事情,第二個原因,是因為借書的期限快到了,覺得繼續深入讀這些篇章,還不如去讀專業的科學書籍。第三個原因,是因為我讀得有點膩了,顆顆。這章節提到一個很深刻的概念,〝社會的發展或技術革新的持續軌跡,並沒有什麼必然性,反而是特殊的社會經濟環境推動了技術的發展〞。他提到中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,許多技術的基礎原理在中國很早之前就已經發展出來,馬具、手推車、紙張、印刷術、指南針、織布機、直立水車、鼓風爐,在古代中國就已經多少從鄰近文明或自己發展出的技術,在18世紀前歐洲國家根本望塵莫及,當時看起來中國馬上就要迸發起一個屬於自己的工業革命。但是並沒有發生,為何也?書中提到中國經濟發展大部分是靠內需貿易,當大部分國人過著富足優越的生活後,並不在提出重大的技術改進,放棄了大好的創新良機。科學的歸納及演繹,及科學工具的量測,在近代科學的發展上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腳色,然而在末日來臨時,你並不會馬上為了知識而求知,但是你會希望用你得到的知識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。

小結

如書名『最後一個〝知識人〞』,如何把握關鍵知識,並在災變過後以科技蛙跳的方式重建文明。書中對各類知識、技術都有所著墨,但我倒想見識一下不同社會結構面對災變時,會就情況作出什麼抉擇?以何種形式重建人類社會?書中提到過社會環境決定了科技發展的程度,一度生氣蓬勃的文明也可能截然而止,而一度淪為黑暗時代的蠻荒之地,也可能成為一方霸主。

永遠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人、事、物的變化。

留言